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现公布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全文包括中心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全文包括信息公开工作概述、宣传解读回应情况、平台建设工作情况、存在的不足、下一步工作计划以及主动公开、回应解读、依申请公开(含不予公开、收费及减免)、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举报等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数据。
一、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中心承载着传播党和政府声音的重要使命,是区委、区政府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也是展示海淀新形象的重要载体。自2016年承担区委区政府门户网站运维和全区政务网站监管工作以来,中心建立专职政府网站内容运维团队、建立全区政府网站专职监测团队。并配套制定了《海淀区政府网站运维管理办法》及各项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政务公开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开展。
2018年区新闻中心加挂区融媒体中心牌子。整合了原有“报、台、网、端、微”资源,以技术平台为支撑、以一体化采编为途径、以综合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以移动传播为主要渠道,搭建起较为完善的多媒融合的现代传播体系,形成了“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传播”的现代传播格局。借助融媒体中心多元传播特性,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持续增强。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数据统计
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2018年持续加强主动公开信息深度广度。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508条,包括信息公开类信息8391条、办事服务类信息0条、政民互动类信息117条,信息公开渠道包括:《海淀报》、海淀台、海淀网、区政府门户网站及各新媒体平台,全文电子化率达100%。
(二)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政策解读力度
我中心于2014年在海淀区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建设政策解读专栏、集中发布全区政策文件的解读信息。并于2016年度,组建专业的政策解读团队,利用民众喜欢的h5动画、图片解读、视频MG动画解读等形式解读政策类信息。2018年度,围绕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民生事项,对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常务会、信息公开年报、重大民生政策等进行深度图文解读共129篇,方便公众了解各项政策措施。同时实现政策解读与政府文件在政府网站的同步关联发布,并通过《海淀报》、海淀台、海淀网、“北京海淀”微信公众号、“海淀新闻”官方微博、“掌上海淀”移动客户端等区属媒体平台和政务新媒体对相关政策解读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关注报道,增强政策解读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回应关切能力持续提升
1. 建立了24小时值班工作制度,确保各项舆情信息第一时间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和区属新闻网站、两微一端进行回应。在区政府门户网站设置“互动”频道,对公众提出的问题和关注的热点进行及时回应,2018年,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共回应市民关切热69次,网友找错处理75次,受理并回复营商优化意见57次。
2. 直面民众热切开好民意“直通车”。搭建“政务直通车”在线访谈专栏,邀请涉及民生各部门领导、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走进直播间解读最新政策及工作计划,2018年度共组织开展49期。同时建设“新闻发布会”专栏,集中发布政府政策或组织信息,解释政府或组织的重大政策和事件。履行好“第一解读人”职责。全年发布信息12次。
三、集约化平台建设持续完善。
按照国办、市办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以“减量、提质、增效”为着力点,2018年开展“海淀区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工作”,打通全区信息壁垒,促进全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切实推动海淀区政府门户网站有序、健康、创新发展,实现“一区一网”。
在网站功能及服务能力方面,一是建设前期,按照以人为本的建设思路,利用用户行为分析平台,分析群众在政府网站浏览轨迹,并基于用户喜好结合考核指标,综合设置栏目、布局、风格样式等。二是考虑全区一网后数据量暴增,为避免民众查询不便,本次重点升级网站检索功能,按照“进入网站30秒内查询到想要的信息”的服务目标,优化政府网站搜索功能,提供按服务对象、服务类别、重点领域、部门、日期等多维度分类展现,聚合全媒体、相关应用平台数据和服务,提供错别字自动纠正、关键词推荐、拼音转化搜索和通俗语言搜索等功能。智能分析用户真实需求调整搜索结果排序,实现“搜索即服务”。三是通过单点登录实现互动功能跨平台用户的整理,使民众通过一套用户可以同时登录查看多个原有互动交流系统。四是搭建“海淀区政府网站云监管平台”,实现了四不问题监测、全网用户行为分析、工单的双向收发、技术的实时报警,从而促进区政府门户网站内容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五是通过移动适配技术,确保区政府门户网站自动适配各类移动终端、触控大屏等各类展示终端,保证最佳的阅读效果。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截至2018年底,我中心未收到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请求。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按照《条例》第33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截至2018年底,没有针对我中心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六、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中心认真组织落实《北京市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办法》(试行),全年无收费情况发生。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总结中心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加强沟通服务工作,力争使每位依申请人满意。二是主动公开的内容需进一步扩大,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做好公开和不予公开两类政府信息的界定,完善公开栏目内容。三是政策解读工作的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综合利用表格、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解读,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2019年,中心将继续深化公开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强化解读回应,全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组织领导,完善机构职能,加强业务培训,坚决杜绝泄密以及行政不作为等情况的发生,规范、有序、稳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发展;三是加强督促检查。配合区政务公开办公室做好公开信息巡检工作,确保全区公开信息质量,推进全区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四是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信息公开渠道建设,提高依申请公开受理、办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