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在公共卫生服务中,主要是围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按照分片包干或责任管理,由固定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或签约医生为其提供服务。服务充分体现出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富有特色的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措施,充分将家庭医生式服务健康管理理念展示出来。

  1、首先,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相关专业卫生部门要求执行各项公共卫生服务。

  2、签约居民还可享受到以健康管理为宗旨、以主动服务为特色的多项个性化的服务和优惠措施。根据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结合各区县工作特色,目前全市推广的主动服务具体包括下列服务项目:

  (一)健康需求先分类--健康需求调查及分类管理

  了解辖区居民情况,根据居民的实际健康需求及其主要健康问题,对人群进行分类,分别做好统计登记,做到“底数清”。掌握辖区概况并建立老年人、慢性病人、孕产妇、0-6岁儿童、重性精神病人等各类管理名册、签约人名册等记录。每年按期维护相关信息。

  (二)健康状况早了解--个人健康评估及规划

  应及时为签约居民体检和建立/完善健康档案,并做好健康评价,根据评估结果,量体制订1份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年度健康管理方案并实施。其后在每一年年底服务完成后,再进行1次居民体检,根据居民健康指标变化,评价管理效果,调整下一年度健康管理计划。充分发挥居民参与程度,使居民不仅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知道如何自我干预。

  (三)健康信息早知道--健康信息“点对点”提供

  根据签约家庭健康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健教资料,及时主动将健教材料发放到签约家庭,每年不少于1份,并做好知识解读。

  (四)分类服务我主动

  按照四类分类管理原则,根据居民不同健康状况和需求,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可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执行。

  (五)健康技能我指导

  1、针对签约居民健康需求,通过教学培训或操作指导,使居民掌握一项健康自我管理的必备技术。

  2、自测小屋。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使签约居民能自主的正确使用健康自测小屋的相关仪器。

  (六) 贴心服务我上门

  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上门服务内容可包括:查体、康复、护理、中医适宜技术。需在居民提出需求后2周内完成。

  (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为适宜人群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膳、中医四季养生保健、中医慢性病管理、中医康复、中医代茶饮、 中医适宜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