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淀区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一期工程贯通 上地南路至荷清路段慢行系统实现“水路绿”三网融合
日前,海淀区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一期工程上地南路至荷清路段实现三网融合贯通。这条慢行系统不仅缓解了早晚高峰上班的交通压力,也是区域贯通的重要通道,获得了一批“通勤铁粉”,也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
据了解,自行车专用路南展工程项目北起后厂村路与自行车专用路衔接,沿着地铁13号线向南,以北四环为界分为两期实施,全长14.1公里。一期工程为后厂村路至北四环路,二期工程为北四环路至西直门交通枢纽。
近日,记者来到了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一期工程沿地铁13号线的上地南路至荷清路段,这段总长约3公里,区城管委(交通委)利用北京体育大学东侧路、荷清公园、万泉河滨河路,通过水、路、绿“三网融合”实现慢行贯通。
记者在现场看到,区城管委(交通委)对北京体育大学东侧路沥青路面进行病害处理,整理路面建新,维修道路长170米,宽5米;改建体大东侧路混凝土路面为彩色沥青路面,整体提升道路慢行,改造道路长1040米,宽2.5米,并拆除阻碍通行的大门及栅栏。
在荷清公园东侧绿化带内,记者看到,公园内新建了净宽2.5米、长约200米的慢行道,在慢行道两侧根据绿地变化设置了挡土墙。荷清园内景色宜人,茂盛的绿植与红色慢行道巧妙融合,更添生机。同时,借用改造后的650米长的万泉河滨河路,对沿线护栏拆除、新增路侧违章停车监控设置违停抓拍监控设施治理乱停车,新增非机动车优先标识等,总体实现上地南路至荷清路段的慢行贯通。
项目设计负责人张森告诉记者:“本次改造依托现有市政路、公园绿地、河道巡河路等进行慢行改造,以实现自行车路与现有城市慢行系统的‘融、通、连’为原则展开设计。‘融’就是与周边滨水绿道、公园绿道系统充分融合;‘通’是打通断头节点,激活区域路网活力;‘连’则是连网成片,串联周边市政道路,形成‘鱼骨刺’式慢行系统。”
这样颇费心思的设计,一定要亲自去体验一下。记者骑行在新铺设的自行车路段明显感受到,特殊的铺设材质让骑行的过程变得更加流畅和稳定;沿路明显的标识和监控设备,让骑行过程更加安心。
由于该地段紧邻北京体育大学,记者骑行到荷清公园看到,有不少师生在这里骑行和热身,“水、路、绿”三网融合后的慢行系统环境成为了休闲锻炼的好去处。“我注意到新修了自行车路,整个公园的环境变得更好了,平时总在学校训练,现在偶尔也带他们来这边训练,激发他们新的活力。”北京体育大学短跑教练告诉记者。
“我觉得非常方便,因为家住在附近,每天利用空余时间骑骑车,这条新修的路非常平整,我很喜欢。”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
近期,区城管委(交通委)还将进一步完善标志标线、违停抓拍监控设备等,预计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一期工程将于6月底正式完工。
“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一期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扩大慢行系统在海淀区建成示范辐射效应,提升绿色出行比例,欢迎广大市民前来体验。”海淀区城管委(交通委)城市道路事务科科长张彦说。接下来,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二期项目即将开工,进一步改善海淀区南部慢行系统。(韩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