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海淀动态

海淀连续第三年在全市各区优化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

日期:2021年07月23日 09:45     来源:北京海淀

分享:
字号:        
  原标题:海淀再创第一!连续三年!赞!
  2020年海淀区在全市各区优化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这已是海淀区连续第三年取得综合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
  2020年海淀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减免房租、减税降费、融资贷款、资金支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确保全产业链正常运转,经济发展呈现企稳回暖,韧性增强、动能集聚,潜力巨大的良好态势。在全市各区优化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这也是海淀区自2018年起获得全市各区优化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排名第一的第三年。
  取得成绩的背后海淀是如何做的
  持续推进政策创新
  围绕企业群众关注的难点堵点问题,对标一流、深度攻坚,印发《2020年海淀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对重点领域工作精准聚焦、攻坚突破,进一步总结提炼营商环境改革亮点经验。先后出台《落实北京市促防疫稳增长政策加大力度支持企业稳定发展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发展的实施细则》支持企业复能达产助力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20条、支持文化企业“战疫”24条等,助力企业发展。推出了一批新型城市形态重大项目清单、科创治理改革试验区政策清单,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
  打造更加高效的政务环境
  深化区块链场景应用,实现601个区块链场景落地。依托告知承诺推进“极简化”审批。自助服务终端投入使用,推动“不见面审批”。全面推行法定工作日延时服务制度。推出“容e查”3.0版,率先实现企业档案移动端查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施工许可证全程网办、“土护降”先行改革等工作有序开展。
  创建更加优质的创新环境
  推动一批物联网、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城的数字化智能化新基建,搭建一批新兴数字技术的联合研发和生态化平台.进一步完善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投融资服务体系。深化集群注册服务模式,集群注册服务平台拓展至四家。开发续贷中心线上平台,两平台结合形成多渠道、易获得的融资服务体系。启动“海英计划”升级版申报工作。推进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双站”平台建设。面向全球开展“才聚云端”系列招聘活动。
  构建更加公正的法治环境
  探索开展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建立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的协同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建立11家海淀区高价值培育运营中心。联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率先试点知识产权案件电子卷宗“一键上诉”,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案件无纸化上诉移转全覆盖。推进备案及预审工作,推进专利案件授权周期大幅缩短。在农业农村等五个领域组建综合执法队伍。与北京市工商联联合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形成服务民营企业强大合力。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海淀区在深化落实,北京市营商环境改革中聚力突破,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倾力助企纾困,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
  积极推进工作机制创新
  建立专家智库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机制,开展“护航企业 政策先行”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惠企政策云解读活动,通过“政府部门+产业园区”现场对话的方式,为驻区企业进行精准政策解读和答疑解惑。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深化区块链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实现605个政务服务应用场景落地,推广基于长安链的“跨省通办”工作模式,构建“链上共识”机制,全面深化落实“证照分离”及“一照多址”改革,自助服务终端落地街镇政务服务中心。

  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发展环境
  加速推进中关村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发展,四家集群注册试点平台服务企业上千家,成立规模28亿元的中关村科学城科学家基金,加快建设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深化续贷中心、确权融资中心建设启用人才“E+工作站”。

  下半年海淀区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首都“四个中心”海淀“两新两高”战略定位,以狠抓项目、狠抓企业,狠抓服务为工作主题主线,着力打造与新要素、新动能、新业态,相匹配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陈芳 韩金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