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东升镇人民政府承办的“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推进活动”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成功举办。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鹏起出席活动并致辞。
“开源生态的繁荣离不开专利保护的支撑”,活动现场,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李秋香指出,开源与专利并非对立,而是互补共生,共同推动着产业生态健康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则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例,强调了知识产权在AI产业链中的关键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提出构建“AI+产业”知识产权生态,为传统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在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已不再是技术创新的附属品,而是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百度专利事务部曹莉分享了百度在大模型、深度学习等AI核心基础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专利积累,彰显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理念已经从保障商业价值向扩大产业和生态价值转变。字节跳动祁娟则通过分享“分层式保护体系”展现了另一种创新范式,将商业秘密与专利保护相结合,针对不同研发阶段采取差异化策略,这种灵活务实的做法反映了AI企业面对技术快速迭代时的战略智慧。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海淀区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上,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在服务创新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搭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站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增设专利预审员实践基地、扩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联合东升镇人民政府启动海淀AI原点社区知识产权“创新合伙直通车”,一系列创新服务举措实现了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深刻转变,确保政策红利能够精准、高效地直达创新主体。
截至2024年底,海淀区全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800亿元,占全市总量的80%;汇聚1900余家创新主体,14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39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5倍。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海淀区精心打造的“制度创新-平台支撑-生态培育”三位一体发展体系。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人工智能专利产品展区,汇聚了小米、VITURE(行者无疆)、灵翌、纳通等24家人工智能企业集中展示AI核心专利技术在机器人、医疗、内容创作、IoT、金融、教育、法律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彰显了海淀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的独特魅力与强劲实力。
本次活动展现了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的广阔前景,随着AI技术向更多前沿领域拓展,“海淀经验”将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借鉴。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持续优化服务供给,为海淀区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示范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贡献坚实力量。
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海淀区人民政府等部门领导,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200余家高科技企业、高校院所代表参加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